金山网讯 “我想知道我外婆的真名是什么。”近日,市民张连根找到“晚报帮你忙”,希望完成母亲的遗愿了解其养母的真实身份和墓地所在地。
他表示,他的外婆是名地下工作者,身前从未告诉过母亲其真名,而看过相关文件的哥哥也已去世,因此想寻求晚报的帮忙。
今年65岁的张连根说,他的妈妈钱凤英出生于1930年m6米乐,1936年被外婆收养,此后11年一直跟着外婆生活,周围邻居都称外婆为“钱氏妈妈”,钱凤英只知道“钱氏妈妈”可能与当地一户姓钱的人家有关,但是否真的姓钱,还是曾经嫁给姓钱的人,就不得而知了。
在这11年间,两人一直生活在镇江新区姚桥老姚家桥桥南,“钱氏妈妈”经营着一家茶馆,而这个茶馆实际上是个联络点。钱凤英发现,养母是地下党,灶台里放着一把枪,家里每当有人来商量事宜,她就到门外和小伙伴玩耍。“其实她是在帮我外婆放风,我妈妈说她八九岁大时还帮外婆送过情报,用布包着一筐水果送给几公里外的M6米乐接头人,当时侵华日军的岗哨对小孩子查得松。”张连根说。
1947年底,组织内出现了叛徒,“钱氏妈妈”将叛徒引到指定地点,其他人将其射杀。组织M6米乐上认为联络点已经不安全,命令“钱氏妈妈”连夜转移,“外婆将我妈托付给附近的羊肉店店主,嘱托店主找个好人家将妈妈嫁了。第二天我妈起床后发现,外婆连同灶台里的枪都不见了,知道外婆短期内不会回来了。”后来,羊肉店店主介绍了张连根的父亲给钱凤英,两人结婚生子,多年后,钱凤英才知道羊肉店店主也是地下党。
1952年左右,“钱氏妈妈”回来了,邻居们都问她去哪儿了,她说去找她的爱人了。其实,“钱氏妈妈”一直在新丰火车站,当地人也称为黄泥坝火车站,位于丹徒与丹阳交界处。“钱氏妈妈”当时已经结婚,丈夫姓蒋,两人在火车站经营着一家旅馆,当地人称她为“大妈妈”,她告诉当地人自己是从扬州来的。
自此,每逢过年,张连根都会随父母去新丰火车站附近见外公外婆,“我们家穷,外公外婆家条件好,每次过年都有很多好吃的。”1967年左右,“钱氏妈妈”去世,钱凤英去料理后事时,见到了当时丹阳组织部的工作人员,对方告诉她可以顶职,但只能安排钱凤英一个人的工作,“我妈妈考虑到我爷爷生病需要照顾,还有3个孩子要带,就没有答应,现场签了一份放弃文件M6米乐。”
2008年,钱凤英过世前对张连根说,自己这辈子最遗憾的就是不知道养母的真实姓名,也不知道墓地在哪,让张连根一定要找到去拜祭,“此前我们去祭拜,是到当地一户姓钱的人家祖坟那儿。当年外公外婆的东西都给了蒋先生的远方侄子,我们手里没东西,也找不到他M6米乐。”张连根说。
几年后,张连根来到丹徒寻找,碰到了退休干部罗先生,他说记得“钱氏妈妈”走的时候场面非常隆重,送来了十几个花圈,“他说我外公外婆被安葬在一处地方,后来又迁到了一个陵园里,但我去一个个地查看,并没有找到外公的信息。”
张连根说,母亲签字的文件上很可能有外婆的姓名和信息,但由于母亲不识字,他无从查起,他的哥哥生前曾在镇江市委宣传部工作,无意间看到过这份文件,但具体在哪儿看到的也并未说清楚,“我在《京江晚报》上看到过有文章里提起钱氏妈妈,但内容特别简单,没有详情。”
据张连根回忆,他的外公身高1.75米左右,瘦削、气质很好,外婆个子不高,1.55米左右M6米乐,白白净净的,说话利索、做事干练,钱凤英被收养时觉得养母有50多岁了,但具体年龄并不知道,“知道外婆身份的人大多已去世,希望有外婆线索的人能联系我,或者有好心能帮我找到那份文件,完成妈妈的遗愿。”(张驰川实习生赵浥斐)